朱穆 朝代:两汉 朱穆(100~163)字公叔,一字文元,东汉南阳郡宛(今河南南阳市)人,丞相朱晖之孙。初举孝廉。顺帝末,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。桓帝时任侍御史。感时俗浇薄,作《崇厚论》、《绝交论》。永兴初,出任冀州刺史,镇压起事灾民。后触犯宦官,罚作刑徒,因千人上书为之鸣不平,赦归。居乡数年,复拜尚书。上书请除宦官未成,忧愤死。
胡直钧 朝代:唐代 胡直钧,唐朝人,登贞元十九年进士第。
王挺秀 朝代:元代 王挺秀,字号未详, 山东益都(今山东益都县)人,淘金千户,事迹无考。 约元世祖中 统前后在世。元人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在“前辈 已死名公才人,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”第二十人。贾 仲明为其所补挽词云:“淘金千户甚风流, 宝马金鞍 称俊游,益都人物王挺秀,将《坑儒焚典 》修, 《草庵歌》和尚石头。驰花阵,夺锦筹百世芳留。 ”所 作杂剧四种, 惜均失传。《 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如“月印寒潭”。
徐俨夫 朝代:宋代 徐俨夫(1200-1260),浙江温州平阳县沙岗派人,宗祠鸣山徐氏宗祠,(墓址浙江温州苍南县观美镇桃湖村)。字公望,号桃诸。宋理宗淳祐元年(l241)辛丑科状元。徐俨夫中状元后,曾于淳祐九年(1249)以添差通判绍兴军府除校书郎。十年,授秘书郎。十一年,以秘书郎进官著作佐郎,兼靖惠王府教授。不久,兼刑部郎官,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。十二年,任秘书丞,兼职依旧。葬所今观美镇岭脚村山下。徐俨夫为官刚正,不畏权贵。曾因直言忤怒丁大全被罢免,遂杜门不出,潜心学问。景定中(1260—1265),理宗下诏起用,拜为礼部侍郎。徐俨夫才高学广,以文章名著于当时,其诗词佳作在文坛颇有名气。
陆长源 朝代:唐代 [唐](?至七九九)字泳,吴(今江苏苏州)人,官至御史中丞,宣武司马,善书法,行书代表作《玄林禅师碑》。贞元中,长源为汝州刺史,以股仲容书流杯亭侍宴诗绝代之宝,乃为之造亭立碑,自记其事于碑阴。
梁震 朝代:唐代 梁震,生卒年不详,梁震人。唐末五代时为荆南(后称南平)割据政权的头号智囊。大约在唐末时,梁震进士及第,后梁代唐后,梁震不愿为朱全忠效力,于是回归家乡,途经江陵时,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,强行把他留下,准备任命他为节度判官。因高季兴曾经为奴,因此梁震并不愿意作他的下属,极力推辞,但又怕惹来杀身之祸,于是对高季兴说“震素不慕荣宦,明公不以震为愚,必欲使之参谋议,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,何必在幕府!”高季兴同意。梁震与司空薰、王保义等人同为高季兴的宾客,但梁震不接受高季兴的官职,始终自称为前进士,自号荆台隐士,高季兴对他非常器重,作为自己的首席智囊,称他为前辈。荆南割据政权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,大都是出于梁震之手。高季兴死后,梁震隐退,有集一卷传世,今存诗一首。
王镕 朝代:唐代 王镕(873~921),又名王矪,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。王镕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,882年,王景崇去世,王镕继位为成德节度使。907年,朱温建立后梁,封王镕为赵王。921年,赵国发生兵变,王镕被杀。
李浩弼 朝代:唐代 李浩弼,蜀翰林学士。
孙頠 朝代:唐代 孙頠,睦州(今浙江建德)人。孙頠约代宗时登进士第,郎士元以诗贺之。
张子坚 朝代:元代 张子坚,生平不详,曾任盐运判官,元代散曲作家。现仅存小令一首。
李世民武则天刘邦刘彻
李清照李煜辛弃疾
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
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
李商隐杜牧
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
唐寅(唐伯虎)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
徐渭解缙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