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古文典籍 > 千金方 > 千金方.肾劳第三

肾劳第三

作者:孙思邈

  (论一首 方五首)

  论曰∶凡肾劳病者,补肝气以益之,肝旺则感于肾矣。人逆冬气,则足少阴不藏。肾气沉浊,顺之则生,逆之则死;顺之则治,逆之则乱;反顺为逆,是为关格,病则生矣。

  栀子汤
  治肾劳实热,小腹胀满,小便黄赤,未有余沥,数而少,茎中痛,阴囊生疮栀子仁 芍药 通草 石苇(各三两) 石膏(五两) 滑石(八两) 子芩(四两) 生地 榆白皮 淡竹叶(切各一升)

  上十味 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分三服。

  麻黄根粉
  治肾劳热,阴囊生疮方。

  麻黄根 石硫黄(各三两) 米粉(五合)

  上三味治下筛,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,粉湿更搭之。

  治肾劳热妄怒,腰脊不可俯仰,屈伸煮散方∶

  丹参 牛膝 葛根 杜仲 干地黄 甘草 猪苓(各二两半) 茯苓 远志 子芩(各一两十八铢) 五加皮 石膏(各三两) 羚羊角 生姜 橘皮(各一两) 淡竹茹(鸡子大)

  上十六味治下筛为粗散,以水三升,煮两方寸匕,绵裹之时时动,取八合为一服,日二治虚劳,阴阳失度,伤筋损脉,嘘吸短气,漏溢泻下,小便赤黄,阴下湿痒,腰脊如折,颜色随落方(随一作堕)∶

  萆 麦冬 生地 桂心 杜仲 枣肉(各一升上六味 咀,以酒一斗五升,渍三宿,出曝干复渍,候酒尽取干治下筛,食后酒服方寸匕,日二。

  治肾劳虚冷,干枯忧恚内伤,久坐湿地则损肾方∶

  秦艽 牛膝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(各四两) 干姜(一作干地黄) 麦冬 地骨皮(各三两) 侧子 杜仲(各五两) 石斛(六两) 丹参(八两) 五加皮(十两) 薏苡仁(一两) 大麻子(二升)

  上十七味 咀,以酒二斗渍七日,每服七合,日三服

参考翻译

参考赏析

作者介绍

孙思邈    孙思邈(581-682),京兆华原(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)人,唐代医药学家,被后人称为“药王”。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。他从小就聪明过人,受到老师的器重,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。由于当时社会动乱,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,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。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,被他拒绝了。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,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,研究古人医疗方剂。他选择了"济世活人"作为他的终生事业,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,他走遍了深山老林。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,不断积累走访,及时记录下来,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《千金要方》。唐朝建立后,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,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。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《唐新本草》。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。《旧唐书》提到孙思邈“自注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”,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,久已失传,故其关于道家思想的主张不得而知,唯蒙文通先生《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》据赵秉文《老子集解》第六章“谷神不死”句,得孙思邈注佚文一条:“谷神,虚而灵者也。

备案号:闽ICP备2021007274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