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
本篇以《弱战》为题,旨在阐述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和方法。它认为,在敌众我寡、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对敌作战,要用“多设旌旗,倍增火灶”的办法,伪装成强大的样子,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虚实、强弱之势,因而也就不敢轻易同我交战。这样,我军就可安全撤退,远离危险。本篇援引《孙子兵法·势篇》的“强弱,形也”一语,原意是,军队的强大或者弱小,是由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的大小所显现的。但本篇这里则转意为,兵力的强弱,是可以用“示形”之法伪装的。军事实践的经验表明,战争不但是实力的较量,同时也是智慧的竞赛。在一定物质力量的基础上,要打败敌人,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指导的能动作用,在运谋斗智上胜敌一筹。根据不同情况,采取不同内容的“示形”方法,以达到欺骗敌人、迷惑敌人乃至战胜敌人之目的,这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有效战法。东汉安帝元初二年(公元115年),汉将虞诩就是运用“弱而示强”之法战胜羌兵的。虞诩奉命率部出任武都太守,以解羌兵进攻武都之危,结果被羌兵拦截在陈仓、崤谷一带不得前进。当时,从双方兵力对比看,羌兵优于汉军,在此众寡不敌的形势下,虞诩首先采取虚张声势之法,故意扬言已向朝廷请求救兵,但必须等到救兵一到才能进发,以此麻痹和松懈羌兵;继则乘羌兵四处抄掠而兵力分散之机,日夜兼程,急速向武都进发,并在途中采取“增灶示强”之法,进一步欺骗和迷惑羌兵,使其无法摸清汉军的虚实,从而摆脱了羌兵的追击,顺利到达了武都郡。其后,虞诩所以能以“兵不满三千”(见《后汉书·虞傅盖臧列传》,下同)之数,而击败“万余”羌兵对武都的进攻,这主要是由于虞诩运谋斗志胜过羌兵的结果。当时,有人以“孙膑减灶而君增之”为辞,向虞诩提出疑问。但虞诩回答得好:“孙膑见(现)弱,吾今示强,势有不同故也。”虞诩此种不为古代成法所拘泥,善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法的作战指导,是值得后人效法的。